亞行: 亞洲須推出抗通脹政策
  亞洲開發銀行表示,盡管全球增長疲弱,但是亞洲決策者不應反應過度,因為亞洲的增長仍然強勁、通貨膨脹風險仍是一個持續的問題,因此必須推出抗通脹政策。
  亞行在昨天發布的《亞洲經濟觀察》報告中說,考慮到油價居高造成的供應沖擊,以及日本地震造成產出放緩并推高了成本,亞洲地區的通貨膨脹可能進一步加速,亞洲應該采取貨幣和財政政策,或是通過調節匯率來緩解通脹壓力。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亞洲一直扮演全球領頭羊的角色,帶領世界經濟走出衰退,如今為了對抗通脹,各國央行不斷采取加息措施,中國、印度、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國家相繼加入升息行列。
  亞行區域經濟一體化辦公室負責人阿吉斯(Iwan Azis)說:“各國政府為了控制日益高漲的通貨膨脹,減少了財政刺激措施并采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新興東亞大部分地區的增長開始放緩,這實際上是件好事,像中國這樣增長勢頭較為強勁的經濟體就不會出現經濟增長過熱的現象。”
  該報告預測,新興東亞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11年增長7.9%,在2012年增長7.7%,這跟4月時的預測一致;該地區的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3%。
  亞行把亞細安十個成員國,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和韓國定義為液位計東亞新興經濟體。
  亞行指出,亞洲多數經濟體的通脹率相繼突破10年均值,不是突破就是直逼央行規定的目標上限,原因可能是決策者在經濟走出全球不景氣后推遲撤除貨幣刺激措施。
  報告說:“去年亞洲經濟強勁復蘇后,今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多數經濟體產出缺口已經明顯縮小,進而引發通脹風險攀升。糧食及商品價格飆升,恐怕將進一步推升通脹。”
  過去一年來,亞洲經濟領先全球經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吸引熱錢持續流入,助推股市及亞洲貨幣匯率上漲。除緊盯美元的港元外,亞洲22個交易最為活躍的貨幣,過去12個月來全面上揚。而除日本外的MSCI亞太股指大漲超過19%。
  亞行指出:“亞洲各國可以采取措施,允許本國貨幣稍微加速升值,同時謹慎升息,以避免過多投機熱錢涌入。這項措施將支撐內需,同時遏制通脹,協助全球經濟再平衡,且有助于資本流動的管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乐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